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卡车文化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从高速公路出口向白银市前行,亮丽的“凤之韵”雕塑映入眼帘。只见一只巨大的银凤,首擎金光燦燦的铜球展翅欲飞,飘逸的凤尾直指青天,在艳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此情此景,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到40年前工作、生活的地方——白银市凤凰山白银有色金属公司露天矿。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运输一队单身楼遗址

1973年8月14日,我们汽训班绝大部分毕业学员乘车上了露天矿,住在铜厂沟口的单身楼里。当时露天矿有3,300多人,主要由矿机关、两个采掘队、两个运输队、机动、机修车间、火药库、辅助队、供应站和三采场组成。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转运站台。左上角是黄铁矿仓,右下角是铜矿石、浸染矿石仓。照片由朱永鸽提供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图片中可见矿大楼,向右依次是机动车间、矿俱乐部,正在装车的是浸染矿石。

采掘、运输一队在一(折腰山)采场,采掘、运输二队在二(火焰山)采场承担开采任务。机动车间负责采掘设备的维修,机修车间负责运输车辆的三级保养。三采场(铜厂沟)紧挨着小铁山矿,规模不大,由十余台苏制克拉斯车(10t)运输。矿调度室设在一采场最高处的边缘,可以实时掌握生产状况。

两个采场中间,设转运站台,铜矿石场、黄铁矿石场及两条铁路运输线,漏斗矿仓、加油站、采场食堂、运输一队调度室都在这里。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露天矿生产的铜矿石。图片采自网络。

白银公司是国家“一五”(1953-1957)期间投资最大的有色金属项目,号称“156个共和国长子”之一,露天矿属于黄铁矿型多金属矿床,以铜、硫为主,伴生金、银等十多种贵金属。一采场铜矿石平均品位2﹒84﹪、黄铁矿石46﹒2﹪,二采场铜矿石平均品位1﹒24﹪,黄铁矿石平均品位42﹪、三采场铜矿石平均品位1﹒17﹪。由于我国提炼水平的制约,铜矿石品位低于0﹒3﹪时,则不具备开采价值。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苏联制造4立方米电铲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雷锋和苏联制造的斯大林80推土机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当时的采掘设备是苏联制造的三大件:钢丝绳式冲击钻(后为国产潜孔钻)、4立方米电铲、斯大林80推土机(后更换洛阳东方红、日本三菱推土机)。这些“傻、大、黑、粗”的家伙尽管看起来笨拙,“皮实、抗造”还是挺有口碑。运输车辆已经由大吨位车承担,40台苏制玛斯525(25t),2台红岩(**中重庆生产的仿玛斯525)、陆续配备的111台别拉斯540、540A(27t)型自卸车成为矿山运输的主力。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白银公司自制的东方红42吨电动轮自卸车,仅试制两台,另一台没有完成装配。

**中白银公司自制的东方红42吨电动轮敲锣打鼓地报了喜,因故障连连,拉着修理工到山上风光了一回,就永久地停在公司大修厂的院子里了,但它毕竟展示了白银公司科技工作者和工人的创造力。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我国自主生产制造的上海SH380型32吨自卸车

还有几台上海SH380(32t)因无法适应采场,仅在有领导参观和年、节突击抢运时作一番半负荷表演及拉碎石铺路(下坡),大部分时间都停在“铁匠石”大型设备库晒太阳。

我们运输一队(五连)队长张正贵、副队长李朝金、指导员谢志金,安全员谢玉镜。42台玛斯车分为一、二、三大组,陆续增加的别拉斯车组成四、五、六大组。记得53-70号、124-128号属四大组,91-102号、129-133号属五大组,134-143号等1975年上矿的新车组成六大组。其余43-52号、71-90号、103-123号、144-153号在运输二队。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图片左下角即运输一队车场。后面高楼是小铁山矿的单身楼,楼后是机修车间。照像所在位置是东长沟火车站,蹲者为四大组修理工陈新

我所在的四大组大组长陈建才(甘肃临洮)、副组长刘宗琦(江苏宝应)、修理班长陈藩志,还有几位修理工。一队车场东北面为电焊班、电工班、钳工、车工间、变速箱组,西北面为保养班、维修保养厂房、材料库,西南面为各大组厂房,隔着去三采场和小铁山矿的道路,队部设在东南方向机修车间(七连)的二楼上。

队里的主要干部、大组长都是老矿山,生产的主力大多为67年公司技校生、69年来的一批陕西转业兵和来自全省各地的比我们早一年上山的公司汽训班毕业学员,工、农、兵、学、知青、干部子弟,各民族的都有。经队车管科简单培训后,我们新学员随白班跟车实习。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露天矿一采场遗址。南、北两面边坡已大面积垮塌,不复当年景象。下端黄色摆满大石块的地方就是当年采场的主要道路。

我们一采场东西长一千三百多米,南北宽六百米,大约有二百多米深,每层作业面都有十余米高。大部分道路坡度都超过了10﹪,从坑底到转运站台大概有两公里多,到废石场不到五公里。正常车况下,通常拉一车矿石需要近40分钟,拉一车废石大约需要80分钟。我跟随56号,师傅田忠录,武威民勤人。看他的年龄已不轻,应该是65年左右上山的老同志了。

别拉斯不算宽大的驾驶室里有一个小边座,我兴致勃勃地跟着田师傅跑了不到两个班,他让我自己开,就下车喝茶去了,我渐渐地熟悉了生产环境。那时是六天工作制,24小时三班三倒,往复循环。大夜班(0:00-8:00)接小夜班(16:00-24:00),小夜班接白班,周末各班结束后仅休息8小时接下一班,每周休一天。白班基本上是采场设备检修时间,中午放炮,然后清理现场,车辆大部分回到车场维修保养。

小、大夜班是生产高峰时间,无论任何情况都要坚持生产,只有因下雨电铲电缆放炮(短路)时,才有可能稍稍停顿一下。国庆节那天,大伙儿通过了队车管科的考试,我正式顶55号老别拉斯车,年生产计划为3750车。很快,我们被定为汽车驾驶二级,粮食定量依然是38斤,月工资48元(国有企业略高于地方企业),加上地区差、夜班费等,每月收入68元左右。

矿山运输,除了三班倒衔接紧密睡眠不足外,粉尘、噪音、油渍是三大危害。粉尘对采场人员危害极大,电铲装车、钻机打眼等都产生大量粉尘。尽管安全科总在提醒,但受采场随时洒水降尘难以实现、设备密闭差等因素影响,实际上无法避免,我们唯一的应对方式就是戴口罩,到了夏天很难坚持。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得矽肺病的几率大增。

采场作业时,钻机打眼、空压机送气、电铲装车、车辆爬坡都发出巨大的噪声,震耳欲聋,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对听力和心理都造成很大影响。说到油渍,则是彻底地败坏了大车司机们的形象。在“听诊器、方向盘,大盖帽、售货员”的时代,按理说司机是满不错的行当,矿山大车司机则不然。这些车使用一段后,大部分配件都用国产的代替,因部件损坏及配件质量等原因,各种油料跑、冒、滴、漏洒满道路。

大车修车时总要钻在车下面,等爬出来你再看,工作服糊得油光锃亮,头上、脸上、手上连油带土五花六道,任你再英俊的帅哥,也全无风采,人称:“露天矿的油大包,想找对象没人要。”更可怕的是道路上的油渍对行车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许多事故的发生直接是路面原因造成的,而矿里干部参加劳动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垫路、铲油泥。

我们经历的那个时代公有制是主导经济形式,在国营企业里,人们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方面基本平等,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大公无私的思想深入人心。

矿山上最响亮的口号是“开发矿业,大打矿山之仗”,“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作为领导阶级的矿山工人们处处体现出主人翁精神面貌,在如此恶劣的生产环境中,不断地创造出生产奇迹,最著名的是冶金部树立的由运输一队1号、16号、19号、23号、29号五台玛斯车组成的“16号红旗车组”。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1966年引进的玛斯525基本上是小玛斯车的放大版,发动机300马力,载重25吨,仅轮胎就高1.7米。该车木质驾驶室,内、外包敷铁皮,发动机通过液力偶合器与传动机构相连。离合器、刹车都是机械式的,无助力,变速箱也没有同步器,因而操作十分费力。后桥无钢板,直接固定在大梁上,行驶过程中的减震全凭轮胎的弹性实现。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白银公司露天矿一采场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采场道路不平,玛斯车下行时蹦蹦跳跳的样子十分搞笑,驾驶室摇摇晃晃,吱吱嘎嘎,坐在里面真担心它会散架。这样剧烈的颠簸对人体的伤害极严重,有的兄弟开了几年后,胃下垂竟达十余公分。因采场坡陡路长,玛斯车被安排在最深处的作业面,每完成一个车次,都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辛苦。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这张露天矿繁忙生产的照片,刊登于1972年10月的《人民画报》上。

然而“红旗车组”的青年们,大、小夜班克服困倦和疲劳从不间断生产,白天维修保养时,夜班司机甚至放弃休息,与白班司机齐心合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车辆,投入生产。他们坚持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作风,连续多年提前完成全年任务,车组成员夏广成还当选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十届中央委员,成为露天矿的骄傲。

尽管那时“红旗车组”是露天矿重点扶持对象,除了吊装发动机新总成外,还配备了最强的维修力量,为其他车组所无法比肩,但毕竟生产任务要靠车组成员一车一车从采场底部输送上来,年计划完成后依然坚持生产,故而他们的成就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重的。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别拉斯车的榜样,有运输二队的73号、104号车组,他们都是高效、安全生产的标兵。1967年开始陆续引进的别拉斯540、540A,曾获得莱比锡国际展览会金奖。该车外形靓丽,色彩清新,操纵十分灵活,驾乘较为舒适。发动机375马力,载重27吨,集聚了当时世界矿山车的大部分先进技术,液压助力转向、液力传动变速器、液、气混合悬挂系统、二级轮边减速一应俱全。

因其爬坡度为8℅,所以安排在稍高一点儿的作业面和坡度稍缓的二采场。别拉斯液力传动的系统多,也导致更多故障的发生,车坏时更是漏得一塌糊涂,但困难并没有难倒我们。实际上当年几乎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所有的车组都在比、学、赶、帮,想方设法处理当班的故障,有时甚至是冒险。

别拉斯方向盘与转向器之间,只有一根很细的传动轴连接,记得夜班突发方向助力故障,就将助力器油路截断,硬是靠巧劲儿扳死方向坚持生产;前、后刹车总泵有一组失效,就堵死一路气道,仅凭一组刹车结合油门控制车辆,下坡危急关头挂倒档更为闻所未闻。总之一切可以当场处置的问题全靠自己想办法解决,那种战争年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冲天的干劲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矿山生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两个特殊群体,一是青年女工,一是少数民族兄弟。当年矿山女工总数不到100人,女青年更少。两个运输队都成立了“女子保养班”,负责车辆日常保养。每当看到她们纤细的身影在大车跟前上上下下,打黄油、换滤芯、紧螺丝,铲油泥,总不免有些怜香惜玉。但她们却以“妇女能顶半边天”为自豪,努力争当“三八红旗手”,成为矿山的一抺亮色。

同样突出的还有火药库“女子火药班”、分散在各车间的车、钳、铆、电、焊工和天车工,以及公司的模范班组小铁山矿“三八女子井下掘进队”,至今都为我们这些矿山人所津津乐道。再一个群体就是我们的回族兄弟了。因为民族风俗习惯不同,他们生活上的困难更明显。露天矿只有一个清真食堂,除白班可以保证一日三餐外,大夜班仅在0:00点开一次饭。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102号机长李士渊和海学明<右>。照片是该机组提前完成年计划后,由公司宣传科拍摄。

他们每吃一顿饭,往返要走将近5公里的路不说,很多时候在付出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后,几乎吃不到热乎可口的饭菜,由于下夜班后需要休息,中午的一餐只能放弃。寒冬酷暑岁月流转,不合规律的饮食造成疾病,让他们付出更多的艰辛,可他们在工作中依旧拿出骄人的成绩。马俊维、何鲁林、16号车组的马廷亮、海学明、敏永明、张富海、孙玉堂、周永仓、杨世才……,几十年后尽管我们天各一方,但这些熟悉的名字有如刻在脑海里一样。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保加利亚制造的铲车,驾驶者为同届李建国。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1978年引进的日本三菱320马力推土机。

斗转星移,光阴交替,粉碎“四人帮”后,矿山也出现了新的变化。1977年引进美国康明斯发动机,在刚刚大修出厂的别拉斯车上开展涡轮增压试验,车速提高一倍多,发动机寿命和生产效益大幅度增加;较为先进的国产潜孔钻、保加利亚制造的铲车、日本三菱推土机陆续进矿;1978年又开始实行四班四倒,单车核算,计件工资,个人潜能发挥到极致。

个别机组竟然有四个成员中两人因探亲假、病假离岗,另外两人坚持四班倒20余天,即每人连续工作16小时的情况发生,当然收入明显增加,月收入数百元的情况已经出现。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生产方式并不可取。

当然在大干快上的生产热潮中,也有我的身影。那时候我还年轻,思想单纯,平时除了注意形象,每每把衣服、鞋帽洗得干干净净外,工作中尤其努力向生产标兵看齐。短短几个月下来,就被评为运输一队1973年“先进工作者”。以后数年的经历大致如下:

1974年2月,调新车126号车组;当年车组被评为先进集体,本人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1975年4月,被露天矿第七届团代会评为先进青年,5月接任126号单机机长,年底获评露天矿劳动模范;

1976年1月,接任四大组调度三班班长,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月任调度三班第二团小组长,年底评为劳动模范;

1977年被评为矿劳动模范;

1978年8月继任126单机机长,11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白银公司第六届代表大会,年底126号单机获评先进单机,本人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矿山留影。125号是好友朱永鸽的座驾。

1979年7月被评为上半年先进生产者。

其实当年在山上的时候,青年工人朝气蓬勃,是生产的主力,除去因大修或重大事故停产的车辆,几乎所有机组都力争排除一切困难,坚决地完成和提前完成年计划,因而年轻的我们获奖面大、获奖人数多,大家的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

根据当年五大组129号车组成员,同届的高生龙参与编纂的《白银有色志》的记载,我们在山上工作的那一阶段,白银公司生产蒸蒸日上,铜硫产量、产值、利税连续多年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尤其是1977年,电铜产量达到4.86万吨,超过了设计能力的51﹪,占到了全国有色金属产量的百分之三十多,从这一年开始到1980年,成为白银公司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那些年,露天矿还为本公司厂坝铅锌矿、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江西德兴铜矿、兰州钢铁公司等单位输送了许多技术骨干,为国家金属工业生产做出了贡献。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离开露天矿前的摆拍

1979年10月,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我离开了沸腾的矿山,回到父母身边。以后的经历归于平庸,乏善可陈,但矿山精神依然激励着我前行。回顾往昔,又想起了那段名言,“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而对于即将结束工作生命的我来说,真正为祖国做出贡献的只有从1971年下乡至1979年离开矿山这短短的八年,因此也就倍感珍惜。祖国也没有忘记我们,高高耸立的“铜城开拓者”纪念碑就是最好的证明。

激情的岁月青春的心 露天矿厂生活纪实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白银公司资源渐趋枯竭,发展走入低谷,我的同伴们大多困顿于并不富裕的生活。随着中央决策建设兰州经济新区,白银必将在白兰经济带中再现辉煌。我衷心地祝愿我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地级市――白银,像凤凰一样振翅高飞,重新翱翔于祖国的蓝天。

今年是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成立60周年,作为白银公司曾经的建设者和亲历者,仅撰此文,以志纪念。(文/图 郭小譓)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