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俗称智能汽车或自动驾驶汽车),不仅是解决汽车社会面临的交通安全、道路拥堵、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智慧出行服务新型产业生态的核心要素,更是推进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简称《管理规范》)将于5月1日起施行,引起业界极大关注。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交通安全问题。为保障道路测试安全,《管理规范》分别对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和测试车辆提出了严格要求,明确了相关方的测试管理责任。《管理规范》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测试范围包括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高度自动驾驶(L4级)和完全自动驾驶(L5级)。
● 测试主体须具备业务能力赔偿能力
测试主体应符合具有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业务能力、民事赔偿能力、测试评价能力、远程监控能力、事件记录分析能力及符合法律法规等7个条件。
一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二是具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技术研发或试验检测等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业务能力。三是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时可能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具备足够的民事赔偿能力。四是具有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评价规程。五是具备对测试车辆进行实时远程监控的能力。六是具备对测试车辆事件进行记录、分析和重现的能力。七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测试主体向拟开展测试路段所在地的省、市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提出道路测试申请,其中包含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凭证,以及每车不低于500万元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凭证或不少于500万元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事故赔偿保函。
● 测试驾驶人必须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管理规范》对测试驾驶人提出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经过自动驾驶培训、无重大交通违章记录等8个方面的要求,进行全程监管。
一是与测试主体签订有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二是取得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三是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无满分记录。四是最近1年内无超速50%以上、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记录。五是无饮酒后驾驶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记录,无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记录。六是无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交通事故责任记录。七是经测试主体自动驾驶培训,熟悉自动驾驶测试规程,掌握自动驾驶测试操作方法,具备紧急状态下应急处置能力;八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测试驾驶人应始终处于测试车辆的驾驶座位上、始终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及周围环境,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 测试车自动驾驶功能由第三方检测验证
测试车辆是指申请用于道路测试的智能网联汽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辆,不包括低速汽车、摩托车。《管理规范》对测试车辆提出注册登记、强制性项目检验、人机控制模式转换、数据记录与实时回传、特定区域测试以及第三方机构检测验证等6项基本要求。
其中,测试车辆应具备人工操作和自动驾驶两种模式,且能够以安全、快速、简单的方式实现模式转换并有相应的提示,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将车辆即时转换为人工操作模式。自动驾驶功能应由国家或省市认可的从事汽车相关业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验证。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负责总体指导,定期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相关信息。省、市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据本规范制定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工作,负责组织受理、审核测试申请,为审核通过的测试车辆逐一出具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通知书。在测试期间发生交通违法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政府部门: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庞松:研究车路协同 注重安全保障
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中应用的名称不同。历史上来看,每一次交通工具的创新和应用都给交通运输的组织、管理和高效运转带来深刻的影响。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在民航和轨道交通领域已经广泛应用。无人驾驶是自动驾驶的最高阶段,行业普遍认为自动驾驶能够对交通安全、高效和节能、舒适带来积极的作用。交通运输部支持自动驾驶新技术在未来交通运输业的应用。
当前,我们要结合《管理规范》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从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平看,要达到无人驾驶还有一段路要走。我们正在加快研究,使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技术尽快应用。路的信息怎么给车,哪些信息给车,以实现更好的协同,这个研究已在国家重点科技计划中布局。
二是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以后,推进相关应用方面的政策、标准及规范的制定。
三是所有的道路测试之前,要经过封闭场地的测试。我们正在开展封闭场地的测试基地建设以及适应车路协同测试的标准研究,希望今后在车路协同上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交通运输部积极支持技术创新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同时也十分注重安全保障,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开始应用。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黄瓯:首月路测超三千公里 加强动态评估
今年2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市公安局、市交通委联合发布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与《管理规范》相比,《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的部分要求更加细化,例如要求驾驶人具有50个小时以上自动驾驶系统的操作经验,要求车辆按照测试评价规程进行相应测试项目的实车试验等。
目前,上海划定了第一阶段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5.6公里,在3月1日向上汽集团和蔚来汽车发放三张测试牌照。两家车企一个月左右的测试时长达到130小时,测试里程超过3000公里,未发生交通违法事件及安全事故。下一步,上海会根据需求发放更多的测试牌照、开放更多的道路。
同时,上海将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联动和合力。一是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车辆的动态评估。二是加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划定路段的动态评估。三是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数据的监测与分析。四是加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安全保障。
注:本文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出处,一切法律责任自负。卡车之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卡车之家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自动驾驶的时代来了!听各方专家怎么说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支持创新发展 防止“野蛮”路测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承载了建设交通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网络强国的重要... 2018年0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