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
最近沃尔沃卡车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80%的国人认为行驶在道路上的重型卡车是危险的。
公众对于大货车的惧怕这让笔者想起了去年尘嚣一时的“朋友圈转发远离大货车(远离大货刷爆朋友圈 卡友:我有话要讲)”一事,为此笔者写过一篇专门的文章进行剖析,可惜人微言轻没有什么效果。
公众“成见”之深非一言两语能够化解的,但笔者愿意再做尝试,对于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总归要有人发声,让大家能了解事物的另一面。
(避让小电驴翻车的大货车)
记得小时候父亲问我为什么喜欢大货车,我回答说大货车威风霸气不会被别人欺负;如今想来那只是孩童天真的想法。
外型的壮硕与强大并不等同,就好比“大象”可能被一只老鼠吓的到处乱跑。大多数人视大货车为“洪水猛兽”,其实他们顶多算胆小憨厚的“大黄牛”。
面对乱窜的小车、小电驴、行人他们害怕,害怕一个没注意撞到人家,不单要赔钱还要承受内心的煎熬。即便面对这些不守交通规则的行人车辆心生不满,顶多也就逞下口舌之快,难不成还能跟人动手?
耽误了时效怎么办,货物出点状况怎么办?于是忍气吞声就成了常态,惹不起躲的起。
(加塞被撞的小轿车)
面对交通执法人员他们害怕,看到交警敬礼会紧张冒汗这是段子吗?这是真的。交通规要遵守,但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常在河边走难有不湿鞋违规就得挨罚。
运费那么低不罚款可能还能剩个“三瓜两枣”,一罚款可能还要倒贴。冒汗算什么,被罚哭又不是没有。
(崩溃的大货车司机)
面对货主他们害怕,害怕货主的“夺命连环CALL”,这边正堵着车那边货主催的紧,只能做个夹心饼。好不容易货送到了,时效慢了扣钱;货物破损扣钱;货物数量不对扣钱,说尽好话陪尽笑脸运费可能还要被拖欠。
奈何有什么办法,人家货主是衣食父母得罪不起,车贷还指着他们还呢。怕点就怕点,怂点就怂点吧。
(大货车司机高风险职业)
面对交通事故他们害怕,前几天还在一起喝酒聊天的兄弟,可能一场事故就阴阳两隔。
开车困了捏大腿、抽耳光可不能让自己睡着,睡着出了事故可怎么办?上有高堂要尽孝,下有幼子要抚养。一家子都指望着自己,可不能走了别人的老路,轻则破财重则家破人亡,想想都害怕。
说了货车司机这么多害怕的东西,这些局外人并未尽数了解,即便有所了解也并不深刻。大货车庞大的体型确实会给人带来压迫感进而生出畏惧,但是体型大小和危险性并没有必然联系,非发情期的大象一样受到人们的喜爱与青睐。
媒体对大货车交通事故的报道;公众内心初始的恐惧;一些大货车不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日积月累形成了“大货车危险”的成见。此种成见的形成并非大货车一方的责任,但最终受限制和批评的只有大货车,这不合理也不公平。
(卡车司机也不过是普罗大众的一员)
笔者能理解公众安全方面的顾虑,却并不认可“成见”的存在与扩大。就如前文所说,相对于公众对于大货车安全方面的恐惧,大货车司机们对横行的行人车辆恐惧更大,甚至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恐惧与顾虑。
大货车为国民经济做出的贡献,背后三千万卡车司机默默的付出,他们也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有自己的苦与乐这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他们只不过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求得生存的权利,并不会刻意的去制造交通事故与危害他人,相反那些大货车司机的安全意识比很多外行人高的多。
如果仅仅因为体型大或者一些交通事故的特例就去贴标签定义整个群体,将大货车置于交通安全的对立面,这是多么的肤浅。
(谁活着都不容易,能不出事没人愿意出事)
如今在一些热点的交通事故之外也有对大货车司机群体的报道与分析,但这并没有成为主流。在恐惧之下并没有多少人会关注这些事件当事人或者那个行业背后的事情。
这还是提示大货车司机群体发声不够,社会层面的关注理解固然重要,遵守交通规则维护自身形象更重要。
笔者因为是卡二代因此关注这个群体,其他人更关心柴米油盐或者哪个明星的八卦。这个社会有太多事情太多群体需要被关注,自己不发声寄希望他人并不现实。
(报个平安,不仅对自己对家人也对这个社会)
对大货车成见消解非一日之功,面对行业竞争的压力、国家政策的压力、个人生活的压力大货车们魁梧的身材下藏着一颗疲惫的心。怕这也怕那相信天下没有这么“怂”的“洪水猛兽”。
笔者更愿意大众把他们当“大黄牛”看待,也许他们有时候会发脾气撅蹄子,多数时候他们都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在干活。那些货车司机在开车之外可能是你身边走过的一个路人,或者是你隔壁那个热情的大叔。试着去了解他们,不温暖至少不要冷漠抗拒。(文/卡家号:小K)
轩德翼系列上市 2019完成2.2万产销任务
一年前,陕西宝鸡华山厂被更名为“陕汽商用车有限公司”,代表着陕汽控股“双轮驱动”战略的正式开启.2019年12月30日,陕汽商用车2020年商务年会在其... 2019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