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给大家我的想法,让大家给与我成长的建议。
从我开始记得事情起,父亲就一直是一个人经营着车子,从过去在老家开自卸车,再到后面出来跑长途。
这些岁月我都还能清清楚楚的记得,关于父亲为什么不让妈妈来跟车,我也不止一次的问过。父亲口中的答案也一直在改变着,从开始的不愿意谈和敷衍,到最后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他不愿提起的真实原因,中间经过了数个春与秋。
对于父亲不让母亲跟车的故事,我就从父亲告诉我的开始讲起吧!感兴趣的卡友们就跟着我继续往下看吧!
随着物流市场里面个体车主的利润被进一步压缩,越来越多的长途个体运输车主放弃了请驾驶员,选择自己开车带上并妻子在路上作伴。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夫妻车”被原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甚至很多行业之外的人都知道“夫妻车”的存在。这样高的知名度,足以证明“夫妻车”在散户大军中所占据的地位。
但是,为什么在如此强大的存在感和群体基数背后,却有许多的卡车司机不看好“夫妻车”这种运营模式,我的父亲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
我从父亲给我的那些答案开始讲起,说起关于父亲为什么不让母亲跟车这件事,我曾经问过他无数次。起初,父亲说:“家里面爷爷和奶奶年纪都大了需要人照顾,你也还是个孩子需要有人照顾你啊!”我明白这当然是一部分原因,但却并不是全部。
后来,我高中毕业跟车时看见周围一起的车,几乎超过一半的都是“夫妻车”,看着周围的车子不但可以做饭吃,运输路上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的。我再次问到父亲,“你看别人带着老婆一起拉货多好,还能在车子上面做饭吃,我们两个人连顿饭都吃不好!”
这时候父亲愣了一会,然后说到:“你以为能一起做个饭吃就算好,夫妻两个人一起跑这个车可不见得那么好,要是有点什么意外家里人怎么办,孩子和老人都不要了吗?”
我被父亲突然发作的一阵话讲蒙了,也只好弱弱的回答了一句“喔!我知道了!”
说着说着,父亲给我讲起了一个朋友的故事,父亲告诉我说:在我们还没有开始买车跑长途的时候,那时候货源很好车子也不算太多,正处于物流行业的黄金时期。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那时候就是跑“夫妻车”,一直都没有请驾驶员来开车。有一年八月份的时候货源多,他们一直从重庆运钢材到遵义,再装木料到重庆去。
有天他们车子还在重庆,上面的货主就要他们抓紧去遵义装木材,他们夫妻俩就连夜往遵义走。结果,因为长时间没有休息好,在高速上面打瞌睡直接追尾前面一个运煤的自卸车,当时就两个人全部没有了。
后来处理事故的时候,我们乡里面这一群当地开车的朋友都去了,那个现场我现在都不想回忆,我们几个人去帮完忙回来好几天的难受的不得了。当时,车子的驾驶室都被撞成一个铁饼,人也完全没有了形状,连他们自己的孩子都因为害怕而不敢认了。
听父亲一口气说完,看着他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异常凝重,我现在也明白了为什么父亲一直不愿意让母亲来跟车!
有时候,作为卡车司机或者卡车司机的家人,我们都非常非常忌讳去谈论有关于事故的话题。但我在想即使再避讳,我们还是需要去正视很多问题,因为风险不会因为我们避而不谈就消失的。
小时候我很羡慕别人家是“夫妻车”,或者是一到假期就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在车上。但渐渐的长大以后,我想或许父亲的选择是正确的,只是这样的日子太过于辛苦了自己。
我仍然还能记得从前跟车的时候,每到半夜父亲总会打瞌睡,我看着车子在路上左摇右摆的画龙。那时候我总是很生气的让父亲找地方睡觉,然后怪他一个人开车太不安全,怪他不让妈妈来跟车。
如今,我假期还是会去给父亲跟车,和父亲一起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只是在遇到同样的情况时,我只会让父亲停车休息,累了就睡好了再走!
好啦!这一期文章就到这里吧!不知道大家对于“夫妻车”是什么态度,欢迎大家留言评论,我是贵州小王,我们下期文章再见吧!(文/卡家号:长路漫漫)
聚焦甲醇新能源! 商用车展览会迎新风口
"自卡车诞生以来,传统能源一直作为公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城市建设与经济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多式联运在国内的应用逐渐走向成熟,运输成... 2019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