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养车用车 > 用车心得

卡车撞上限高杆,一定是司机负全责吗?

卡车之家
林晋

简单的心境才能拥有快乐的心情

从限高架到限高杆,从固定式到活动式,从手动到智能,限高设备日益丰富,种类越发多样,操控更加便捷。

但是限高杆的安全问题依旧很突出,限高杆被毁、车头撞瘪、车身削顶甚至车毁人亡,这样的意外事故屡见不鲜,从拦路虎到夺命杆,从保护路基到伤人性命,到底是设置缺陷还是管理疏忽还是驾驶司机马虎大意?

其实对于事故缘由、责任判定应该就事论事、不能一概而论。

卡车撞上限高杆,一定是司机负全责吗?

活动限高杆设计、维护、存在漏洞,撞上了不一定是全责!

可最近发生一桩货车撞上限高杆的事故,交警却百分之百判定货车司机的全责。这样的判定是否有失公平?

事故发生陕西西安蓝田市早上8点,限行路段、限行时间撞上限高杆司机难辞其咎,但是限高杆作为一种道路限行的交通设备,平常也存在维护不到位、人员管理疏忽的问题。

本身货车撞上活动限高杆,也是稀疏平常。之所以引人注目就是交警、司机各执一词,对于责任判定存在异议。

交警一口咬定司机撞上限高杆,属于撞上固定物司机全责。司机却坚持当时活动限高杆没有合上也不固定,风一吹结果限高杆就砸向驾驶室。

其实当下限高杆种类多样,有固定限高杆也有活动限高杆。活动限高杆一种是两端升降、一种是中间活动、还有底部设置滑动轮推移。

确切来说活动限高杆自身零部件有活动部分,并不能完全算固定物。外加手动设置关合一旦人员管理疏忽很容易导致意外。如果常年累月使用中,活动限高杆衔接零件锈蚀。不维修、不处理衔接部位脱落,也难免断裂发生意外。

卡车撞上限高杆,一定是司机负全责吗?

限高杆的存在很尴尬,这四点不到位凭什么撞上算全责?

当下限高杆的存在很尴尬,首先就是管理漏洞,日常管理中存在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的现象,往往有人设立,无人管理,无人维护。

除了管理漏洞,限高杆标识错误也很普遍。限高标识数字代表限高杆允许通行高度,一旦发生错误,很容易导致司机错判通行高度,发生碰撞事故。

但有人却不在意、随意调节限高杆高度。甚至有的时候会发生早晚不符,早上限高杆的标识数字和活动限高杆允许通行的高度是一致的,晚上却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除了以上两点,限高杆安全防护、提醒不到位的问题也很突出。路标指示牌、减速带、限高牌、警示灯、智能报警器五大保命神器配备完善,一定能大幅度减少碰撞事故。可事实上这些安全提醒设备配备极度缺乏,有的地方甚至一个都不配备。

卡车撞上限高杆,一定是司机负全责吗?

最后一点,就是限高杆法律空白,限高杆身份尴尬,设置主体随意、选址随意、材质、颜色、造价标准不一。一旦发生意外,赔偿标准不清晰、责任一边倒、索赔金额还高,轻伤破损几百到上千,重伤断裂就得万八千。

虽然限高杆设置主体不一、厂家不一、限制高度不一。但对于限高杆的管理应该从源头把控,设置主体把控、责任分工明确、监督管理到岗。限高杆设计标准应该统一,材质、颜色、造价等等都应该有一定的的参照范畴。

对于限高杆的管理也应该做的定期检查、定期维护、定期更新调整。除此之外,限高杆作为一种道路限行的交通管理设备,法律上要明确身份,发生意外也好有相应的责任判定依据、索赔标准。

卡车撞上限高杆,一定是司机负全责吗?

其实限高杆不是一劳永逸的懒政帮凶,更不是包治百病的环保良策,任何一刀切的应对、一概而论的判定都是不可取的。

当然如果限高杆的设计、设置、管理没有纰漏、提醒到位,撞上限高杆肯定赔偿少不了,但如果限高杆存在设置混乱,责任不清晰,提醒不到位,维护管理不尽职的问题,那么就算撞上也不能算司机全责。

当然这也不是你遇到限高杆硬碰硬的借口。出门在外安全第一,时刻谨记小心驾驶才是第一位的。碰上限高杆一定要减速慢行,千万别盲目预估侥幸通行,否则一旦撞上肯定就摊上事了,费时误工不说,闹心烦躁不算,赔偿损失肯定少不了。(文/卡家号:林晋)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3.85万就能搞定 这6款热门微卡值得关注

一直以来,微卡市场保持着稳定的发展趋势,最大的使用群体多为个体商用户.作为刚需车型来说,微卡灵活性高,适合在狭小、拥挤等路段行驶.同时还具备不... 2019年08月04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